導讀 一位教育學者曾經分享過發生在她身上的真實故事?! ∵@位教育學者也是一位媽媽,她有一個女兒文文正在上小學。文文平時懂事乖巧,熱愛學習,在學校里表現很不錯,媽媽也很省心...
一位教育學者曾經分享過發生在她身上的真實故事。
這位教育學者也是一位媽媽,她有一個女兒文文正在上小學。文文平時懂事乖巧,熱愛學習,在學校里表現很不錯,媽媽也很省心。有一天,文文回到家之后特別不開心,她對媽媽說,班里有一個男生老是找她的麻煩。那個男生就坐在女兒的后面,經常揪女兒的小辮子,故意把她的文具和書本碰倒在地上。
女兒抗議過很多次都沒有用,還把這件事告訴了老師。老師批評了那個男生,男生不僅不改正自己的行為,反而變本加厲了,他還給女兒起外號,說她是“告狀精”,把女兒氣得不得了。媽媽聽了女兒的描述,決定去學校了解一下具體的情況。
于是,這位教育學者找到了女兒的班主任。提到這個男生,班主任也是連連嘆氣。班主任告訴她,這個男生在很小的時候媽媽就離家出走了,爸爸也經常外出打工,他平時就和奶奶一起生活,家境貧困。男生不僅學習成績不好,還經常在班里搗亂,同學們經常告他的狀。老師只要一告訴男生的奶奶,奶奶就會把孩子揍一頓。
可是,即便如此,男孩還是無法改變自己的行為。老師們提起這個孩子就頭疼得不得了,只能不停地給他調換座位。媽媽聽完老師的描述,決定去男孩家看看。他家住在一個老房子里,房內的設施很陳舊,角落里還堆了一些廢品,奶奶正在整理那些撿來的廢品。
教育學者告知了自己的身份,沒有告訴奶奶男孩欺負同學的事情,只是說男孩和自己的女兒是好朋友,她剛好路過,所以過來看看。男孩的奶奶很高興,熱情地接待了她,奶奶說她是第一次聽說自己的孫子在學校里有朋友,平時都是告他狀的,因為他的孫子太調皮太不讓人省心了。孩子的媽媽沒有音訊,爸爸也不管不問,她又沒有文化,不知道該怎么教育才好。
教育學者了解清楚情況之后,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幫一幫這個家庭。第二天,她在男孩必經的放學之路上等著,等男孩出現時叫住了他。男孩剛開始對她充滿了戒備,當教育學者告訴他自己是文文的媽媽時,男孩顯得有些慌亂。教育學者拿出了一個嶄新的足球說:“聽文文說你的足球踢得很好,但是你沒有一個像樣的球,這個就送給你了。”
男孩有點不敢相信,他接過足球之后臉上現出了喜悅的表情,也放松了許多。教育學者趁著這個機會和男孩聊起了天。經過她的耐心引導,男孩才說出了心里話。男孩覺得文文不僅學習好,畫畫也好,對同學都很友善,就很想和她做朋友。但是,他不知道該怎么表達自己的想法,才做了那些事。
對其他同學也是如此,他的本意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,和同學的關系親近一些,所以才做出了那些舉動,但是沒想到同學不僅越來越疏遠他,有時還嘲笑他,老師和奶奶也不理解他,還經常批評他。他后來就是為了氣他們,才故意搗亂的。男孩既生氣又羞愧,還有些不好意思。教育學者耐心聽完他的講述,對他表示了理解,還對他的坦誠進行了贊賞,并且給他講了一些與同學相處的“小秘訣”。
在以后的時間里,教育學者多次和男孩進行談話,和男孩的奶奶進行溝通,要他不要再打罵孩子,多看到孩子身上的優點,多對他進行鼓勵和表揚。她還送給了男孩一些適合他的書本,女兒舉辦生日會時還邀請了男孩。經過幾個月的努力,男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,他慢慢地不在班里搞惡作劇了,還因為足球結識了幾個要好的朋友,學習成績也有了進步,對班級活動也很熱心。
老師和奶奶都驚嘆于孩子的變化,尤其是奶奶對這位教育學者感激得不得了。后來,教育學者總結道:其實每個孩子內心深處都存在著美好的種子,如果我們總是以批判消極的態度對待孩子,這些種子就無法發芽。如果我們能夠給孩子多一些關愛和善意,這些種子就會萌芽,孩子內心深處的美好就會被喚醒,他們也就更愿意展現自己的美好。
面對成長中的孩子,父母和老師應該給予其真誠的熱愛和關心,要經常對孩子報以友善、和藹可親的態度。因為大人的態度對孩子來說是一面鏡子,大人待孩子友善,孩子才會以同樣的態度回應我們。
大人友善、和藹可親的態度和兒童回應的態度可以互相鼓舞,溫暖雙方的心房,使雙方快樂和諧地相處,這種現象就是心理學中的態度效應。心理學家和動物學專家做過一個有趣的對比實驗:
在兩間墻壁鑲嵌著許多鏡子的房間里,分別放進兩只猩猩。一只猩猩性情溫順,它剛進到房間里,就高興地看到鏡子里面有許多“同伴”對自己的到來都報以友善的態度,于是它就很快地和這個新的“群體”打成一片,奔跑嬉戲,彼此和睦相處,關系十分融洽。直到三天后,當它被實驗人員牽出房間時還戀戀不舍。
另一只猩猩則性格暴烈,它從進入房間的那一刻起,就被鏡子里面的“同類”那兇惡的態度激怒了,于是它就與這個新的“群體”進行無休止的追逐和廝斗。三天后,它是被實驗人員拖出房間的,因為這只性格暴烈的猩猩早巳因氣急敗壞、心力交瘁而死亡。
都是大猩猩,在同一個房間,因為態度的不同而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結果。
在孩子面前,成人的態度影響著他們對自己的認知,積極友善的態度會激發孩子內心的善意。相反,大人的批評和敵視也會讓孩子以同樣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人和事。
對個體來說,別人對你的態度有時取決于你對他人的態度。如果想要收獲友好,那就先表達出自己的善意吧。
本文由“郭利方心理工作室”原創,歡迎關注、點贊、評論,文章謝絕轉載。
國內:河北| 山西| 遼寧| 吉林| 黑龍江| 江蘇| 浙江| 安徽| 福建| 江西| 山東| 河南| 湖北| 湖南| 廣東| 海南| 四川| 貴州| 云南| 陜西| 甘肅| 青海| 內蒙古| 廣西| 新疆| 西藏| 寧夏| 天津| 上海| 重慶| 深圳
2021不良正能量免费网站_十七岁完整版在线观看免费_免费毛片A级无码免费视频_午夜dj在线观看国语